专业导学公开课|集成电路学院:追“芯”逐梦
2021年11月7日,集成电路学院在广州校区南校园梁銶琚堂为2021级新工科实验班开设专业导学公开课。本次公开课主题为“集成电路:追‘芯’逐梦”,由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佘峻聪教授主讲,集成电路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张尚武书记主持,共有900多名新工科实验班同学到场参加。

首先,佘峻聪教授介绍了集成电路学院的基本情况。中山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成立于2021年2月,主要服务于国家对高性能通用集成电路和高端专用芯片的重大需求,并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微电子产业。学院希望通过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帮助解决若干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与装备中的“卡脖子”难题,助力国家集成电路重大产业的发展。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高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努力实现集成电路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

随后,佘峻聪教授介绍了芯片的重要性和巨大的商业价值。小芯片支撑大系统。芯片主要应用于5G、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汽车电子、3C产品等前沿高新技术,涉及国防、航空航天、能源、交通、电力、金融、电信、医疗等国计民生重要领域。同时,集成电路是我国规模最大的进口商品,约占总进口额的17%。

佘峻聪教授将制造芯片比作建造城市,生动地介绍了芯片的制造流程。详细说明了先进集成电路芯片所涉及的材料、器件、设计及制造相关基础原理和技术方法,并展望了相关领域的难题。在介绍过程中,佘峻聪教授还现场展示半导体硅晶片,这激起了同学们极大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不少同学在公开课后来到台前,观察硅晶片并询问佘峻聪教授相关问题。

最后,佘峻聪教授介绍了学院专业培养方案,并激励我们砥砺前行,成为有理想抱负的人才。如今,集成电路的关键技术主要掌握在西方企业,中国正需要自主发展芯片制造产业,正需要相关方面的人才。集成电路学院致力于培养具备扎实知识基础的学生,希望同学们打牢基础、触类旁通后,在所选专业深造,登堂入室,成为高层次的人才。

讲座接近尾声,佘峻聪教授认真解答了现场同学们的积极提问,还在课程结束后耐心回答了来到台前的同学们的问题。此次专业导学课的学习,使大家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工程专业知识和技术体系有了进一步的认知,拓宽了同学们的知识面,并培养了大家的专业素养及科技报国情怀。


“芯片自立”,道阻且长。
我们不止“芯动”,更需要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