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芯之所向·集成电路学院大讲堂顺利举办

 

 

 

第二期芯之所向·集成电路学院大讲堂

 

    为加强学生对集成电路行业的认知,2023年6月6日,中山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和深圳微纳研究院在中山大学深圳校区联合举办了第二期 “芯之所向·集成电路学院大讲堂”,作为集成电路学院首届“创‘芯’”科技文化节之行业认知以及国家“芯火”深圳平台之芯火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有幸邀请深圳市半导体行业协会名誉会长、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IC设计分会副理事长周生明教授和深圳方正微电子有限公司马万里高级工程师为全院师生开展专题讲座,题目分别是:“芯之机遇——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与产教融合”和“从沙子到芯片,一颗芯片的制造之路”。

深圳校区主会场

广州校区南校园分会场

 

 

    本次活动由集成电路学院副院长徐建明教授主持,出席活动的嘉宾有深圳市微纳集成电路与系统应用研究院院长助理刘永新、业务拓展总监杜政宏等。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张尚武、学院直属党支部副书记李锦华、学院专任教师、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以及2021级、2022级本科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徐建明副院长主持讲座

李锦华副书记致辞

 

    周生明教授首先从芯片的重要性入手,概述了半导体的发展历程以及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布局。接着,周生明教授详细介绍了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史与现状,特别是广东省集成电路产业的特点与优势。最后周生明教授就集成电路产业的人才供需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就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定位与政策等提出了相关建议。

周生明教授讲解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与产教融合

 

    马万里高级工程师从三种不同的行业模式切入,为我们揭示了代工、设计、IDM各自的优劣势和特色。他详细地介绍了芯片设计和制造的流程步骤,包括软件、器件设计和逆向设计等方面,以及对行业人员能力的要求。他用生动的图片和视频展示了晶圆制造的过程,并讲述了封装和电子装联的内容,让我们感受到了设备与工艺的神奇和精密。

马万里高级工程师介绍芯片的制造流程

 

 

    同学们对周生明教授和马万里高级工程师的分享产生了浓厚兴趣,在报告结束后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现场师生对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缺口、突围方向、实习机会等方面提出了问题,同时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两位主讲人对此都一一作了详细回答。

现场师生与主讲人提问互动

 

    本次行业认知大讲堂是在集成电路学院根据主题教育调研中师生们反映的希望更好引导学生加深对集成电路行业的认知,了解行业的发展情况和今后所要从事的工作内容等建议而采取的一项整改措施。本次大讲堂让学院师生对于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也激发了在场同学对从事集成电路相关工作的热情。

 

主会场参会人员合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