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强院 | 热烈祝贺我院新入职教师毛文东助理教授荣获“中国电子教育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在刚刚落下帷幕的中国电子教育学会2023年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评审中,我院新入职专任教师毛文东助理教授荣获“中国电子教育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该奖项在本年度评审中,全国仅设置优秀奖20名。毛文东助理教授于2023年7月入职我院,本次参评的获奖论文《面向视觉任务的DNN算法设计与高效硬件实现》,为其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为我院现任院长王中风教授。

奖项介绍
“中国电子教育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是由中国电子教育学会设立并组织评选,旨在持续优化研究生教育体系,加强电子信息领域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自主培养,激励博士研究生开展创新性的科学研究工作,在行业内享有较高盛誉,持续受到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高度关注,吸引全国电子学科高质量博士学位论文参评,评审结果在业内具有较高公信力。本次评审在近百名电子信息领域高水平专家秉持公平公正、鼓励创新的原则下,经过匿名函评和会议评审两轮把关,在全国范围内共评选出优秀奖20篇和提名奖11篇。

毛文东助理教授
毛文东博士为中山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百人计划”引进人才,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曾获得博士生国家奖学金(全院排名第一)、南京人工智能奖学金等多项荣誉奖项,并在2022年被推荐为所在学院的优秀研究生代表参加南京大学年度专访。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系统与集成电路设计、深度学习与硬件加速、计算机视觉等,在IEEE主流期刊和会议上共发表论文近20篇,申请专利10余项。其中多项成果以第一作者发表在IEEE TNNLS、 IEEE TMM、IEEE TVLSI、ISCAS等集成电路与人工智能(AI)领域的高水平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单篇一作SCI论文最高影响因子超过10。2022年获得集成电路领域旗舰会议ISVLSI最佳论文奖。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省重点研发、市稳定支持、大型企业及科研院所联合项目多项。担任 TNNLS、TCAS-I、TVLSI、TCAS-II、ISCAS等国际期刊和会议的审稿人。

导师王中风教授
王中风教授现任中山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院长,国家高层次人才、IEEE (国际电工与电子工程师协会)Fellow 和 AAIA (亚太人工智能学会) Fellow,为业内享有盛誉的国际知名专家,连续多年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年度影响力”榜单和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生涯影响力”榜单。先后参与十余款商用芯片的设计,累计产值超百亿元。拥有百余项发明和专利,共发表350余篇国际期刊和会议论文,七次荣获IEEE集成电路相关领域主流会议和会刊的年度最佳论文奖。在现有统计记录中,是全球首位在IEEE VLSI Systems会刊上有五篇及以上论文位列年度下载排行榜的作者。多次担任IEEE不同会刊的编委和客座编辑,数十次担任各种国际会议的技术委员和各类主席。深度参与了多项工业国际标准的制订,至今有关技术方案已经被15种以上的国际网络通信标准所采纳。
王中风教授为海外高层次归国人才,于2016年回国后,秉持科技强国的抱负使命,潜心育人,致力于为青年一代创造成长的空间,为国家也为全世界培育科技创新的力量。哺育青年一代是他最珍视的价值使命,短短回国数年间,其创建的集成电路与智能系统实验室,已连续培养出数名优秀博士论文高质量人才,不仅在科学领域塑造培育青年一代,更注重对人才价值观的引领,其培养的博士研究生,学术水平已比肩知名高校高质量师资,毕业后投身立德树人岗位,走上学术执教道路,成为星星之火点亮和输送更多的青年一代。

获奖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毛文东助理教授参评的论文《面向视觉任务的DNN算法设计与高效硬件实现》,是其读博期间师从王中风教授,在其创建的集成电路与智能系统实验室的研究成果,王中风教授为实验室主任。该实验室创办短短数年间,即在高速通信(特别是现代纠错码)系统,人工智能系统及专用处理器的设计与实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技术性突破,并创(行业)记录在18个月内连续四次获IEEE电路设计相关行业年会最佳论文奖,2016年至今已累计发表国际会议和期刊论文300余篇,同期成果在国际同行中处于前列。
获奖论文的主要学术贡献在于:
视觉信息系统在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 AI 技术,在计算机视觉的多项任务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DNN)由于其数据驱动的本质,需要庞大的参数和海量的计算来保证视觉处理精度。然而,在具体任务的部署上,它往往会受到硬件平台资源和能耗的制约。如何设计高精度的视觉算法,并开发满足平台约束的高效硬件架构,是当前视觉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论文面向智能视觉领域,在算法、硬件和部署的三个层面,为多种视觉任务的高效实现提供了一套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案:1)针对特定的视觉任务需求,设计高精度的 DNN 算法;2)面向典型的视觉应用场景,研究硬件友好的算法优化方案,并设计高效的 DNN 硬件加速架构;3)设计敏捷高效的硬件映射框架,实现算法的快速部署。
论文主要研究目标

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人才强院”战略
中山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成立于2021年2月,是响应国务院、教育部宣布设立“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后,首批成立的集成电路学院,王中风教授担任首任院长。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标杆院系,学院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为基本导向,主要服务国家对高性能通用集成电路和高端专用芯片的重大需求,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微电子产业构建新工科学科体系,建设国内一流的集成电路学院。
学院创院至今,在学校党委坚强有力领导下,学院直属党支部秉持“人才强院”战略,面向海内外引进一流师资,深入贯彻落实人才引领驱动,推进学院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致力于把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办学的集成电路学院,建设成为世界级创新人才的摇篮,为国家培育高质量人才,助力国家科技进步自立自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