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地”协同育人 | 龙华区观湖街道党工委书记陈伟文一行到访集成电路学院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和《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地”协同育人,2024年11月28日,龙华区观湖街道党工委书记陈伟文一行到访中山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双方围绕“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推进‘校地’协同育人”的主题展开深入交流与研讨。

 

座谈交流会现场

 

 

 

       交流会上,徐建明副院长对陈伟文等一行人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并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学院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徐建明副院长向与会嘉宾介绍集成电路学院概况

 

       陈伟文书记祖籍深圳市光明区,对集成电路学院在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办学表示热烈的欢迎。陈伟文书记表示,集成电路是深圳市“20+8”产业集群规划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多维度的支持体系,但最为根本的驱动力在于高端人才供给与产业生态构建。此次到访集成电路学院,带着深化合作的愿景,探索观湖街道内集成电路产业链上的企业与学院之间的协同创新路径,力促“校地”深度融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陈伟文书记发言

 

       徐建明副院长指出,集成电路学院主要负责建设的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不仅是一门交叉性学科,更是一门与产业发展紧密相连的学科。从国内外知名院校在半导体学科建设上的经验来看,与政府及产业链企业共同推进“校地”协同育人模式,是深化产教融合、培养集成电路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

       集成电路学院计划与地方政府、企业共同探索“技术平台+产业生态链”的育人模式,坚持多方共建、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原则。我们期望通过多方携手,共同构筑集成电路领域人才可持续发展的体系,并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徐建明副院长发言

 

 

 

       在交流中,双方一致认为,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可以更有效地将高校的科研优势与地方的产业需求相结合,共同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同时,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也是高校的重要使命之一,通过加强“校地”合作,可以更加精准地对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此外,双方还就推进“校地”协同育人进行了深入探讨。双方表示,未来将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校地”合作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发展。

 

座谈双方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