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丨集成电路学院“千年迳口·未来光明——迳口古村蝶变行动”获评2024年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品牌项目!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团省委、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教育厅、省学联联合组织开展了2024年广东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暨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
近日,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公布2024年广东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暨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品牌项目及典型案例。
我院“千年迳口·未来光明——迳口古村蝶变行动”获评2024年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品牌项目!



集成电路学院“芯”向光明实践团
自2024年起
与深圳市光明团区委结对
立足光明街道迳口社区发展实际
聚焦非遗麒麟舞传承老龄化与后继乏人等问题
积极发挥集成电路领域学科优势
努力为乡村振兴贡献“芯”智慧和“芯”力量

“芯”向光明实践团开展实践活动
在非遗文化传承方面
团队深入迳口古村开展实地调研访谈
归纳制作《迳口麒麟舞介绍手册》
助力非遗麒麟舞传承
通过AI技术赋能非遗传承创新
研发两款AI产品
其中,“迳口麒麟舞AI传承大师”
作为麒麟舞动作识别打分系统
有效解决麒麟舞教学难题
极大提升训练的科学性和效率
开发“AI小迳”大模型
实现智能回答麒麟舞和迳口相关知识

青少年体验AI麒麟舞
在文旅宣传方面
积极打造迳口麒麟IP
设计迳口麒麟舞卡通形象
累计制作六款文创产品
实现非遗年轻化与现代化传播
在集体经济振兴方面
为当地从零到一搭建起直播带货全流程
通过直播带货等创新形式
助力迳口特产以及相关文创产品销售
直播间最高峰吸引上千人同时观看
助力社区经济发展

团队成员开展直播带货
在科普教育方面
打造“芯向光明科学文化探索之旅”系列科普活动
通过科普芯片知识、体验AI麒麟舞
激发孩子们对科学与传统文化的兴趣
活动目前已惠及千余名学生
让非遗传承后继有人

团队开展科普活动
在长效机制建立方面
在中山大学团委、光明团区委指导下
作为牵头院系落地建成
中山大学首个校园属地共建工作站
中山大学·光明工作站
汇聚校地多方力量
共同探索社区高质量持续性发展路径

中山大学·光明工作站揭牌成立
积极推动项目宣传报道
相关活动获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网、
团建头条、南方+等媒体报道30余篇
总浏览量超100万

集成电路学院2022级本科生炎靖怡:
作为突击队队长,我全程参与了此次“三下乡”活动。在驻村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团队运用专业知识研发了“迳口麒麟舞AI传承大师”以及智能人机交互系统-AI小迳。同时,我们还实地调研了迳口村,并与非遗传承人进行了深度访谈,制作了《迳口麒麟舞介绍手册》。作为新工科大学生,我深知将所学知识付诸于实践的重要性,未来我将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并且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争做乡村振兴的排头兵和生力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集成电路学院2023级本科生淦丽萍:
本次“三下乡”活动,我作为突击队成员来到了迳口这个千年古村,和队员们一起,欣赏了历史悠久的麒麟舞,品尝了越南肠粉,采访了当地的村民以及越南归侨,感受了迳口独有的风土人情。这次实践,可能我们每个人负责的都是一件件小事,但最后却是做成了设计文创、直播带货以及《迳口麒麟舞手册》制作等许多件大事,真正让我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是一次成就感满满的实践经历。
集成电路学院2022级本科生张妍:
通过“三下乡”活动,我漫步在迳口村的街头巷角观察这里的生活起居,实地考察黄氏大宗祠等历史建筑,也参观了陶艺体验馆等新兴的文化体验店,更与村民们进行了一系列探讨与交流。正是这些走访与交流让我第一次真正地深入了解一个村落的历史与发展以及困扰它的实际难题,才发现现实与我们先前所想的并不一致。同时我们在此过程中还迸发出新点子:用动作捕捉和比对的数字技术实现麒麟舞的动作记录与传承。实现乡村振兴必须由对当地的深刻认识出发,辅以先进科学的手段,一步步将乡村文化传承好、发扬好,从而让乡村经济进一步发展起来。
集成电路学院2022级本科生陈子程:
在此次“三下乡”活动中,我深入调研迳口古村的文化传统和历史建筑,将专业知识应用到迳口古村的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中。期间,我不仅领略到迳口的厚重历史、美好风光,还深刻体会到为乡村振兴、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伟大使命感,不仅增长了见识,还锻炼了自己的专业能力,收获丰富。
集成电路学院2023级本科生梁景辉:
迳口社区“三下乡”之行,我的心路历程丰富而深刻。这段时间,我做的最多的工作就是迳口麒麟舞的相关内容,在我了解它之后,我被它深深吸引,它的故事、它的技艺、它的文化驱动着我去研究它、传播它,我想这样的文化瑰宝如果得不到传承和传播就太可惜了!这次“三下乡”之行不仅是一次实践的历练,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它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迳口村的历史文化,也让我将专业所学知识真正付诸实践,锻炼了我的实践能力。
集成电路学院2023级本科生刘润泽:
通过实际的社会调研和服务活动,我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提升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在三下乡活动中,通过同村民的访谈,了解了迳口的历史,增强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深入农村,我亲身体验到迳口悠久的历史,感受到灿烂的侨民文化。这种体验不仅丰富了我的生活阅历,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通过亲身参与到迳口非遗麒麟舞的传承中,不仅增强了我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还激励我努力为乡村振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集成电路学院 “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芯”向光明实践团走进光明街道迳口社区,依托集成电路领域专业知识搭建起非遗与现代科技接轨的桥梁,让非遗麒麟舞传承重新焕发“芯”意,通过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打造麒麟IP宣传迳口形象,开展知识科普服务社区民众,并以此为基础,在中山大学团委和光明团区委指导下,成立中山大学首个“百千万工程”校园属地共建工作站:中山大学·光明工作站。集成电路学院全体师生将赓续努力,为乡村振兴和城乡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