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丨IEEE固态电路学会杰出讲师Georges Gielen教授访问我院并作讲座

8月20日, IEEE固态电路学会杰出讲师(IEEE Solid-State Circuits Society Distinguished Lecturer)、比利时鲁汶大学教授Georges Gielen应邀访问我院,与学院领导进行座谈并举办了题为《Who will design tomorrow's analog integrated circuits: Humans or AI-based Synthesis?》的IEEE固态电路学会杰出讲师讲座。
集成电路学院院长王中风教授参加了座谈,双方在科研合作、学术互动、研究生互派交换等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及合作意向。副院长徐建明教授和二十余名师生参加了讲座,并与Georges Gielen教授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沟通。本次杰出讲师讲座还得到了IEEE固态电路学会(SSCS)广州分会和IEEE电路与系统学会(CASS)深圳分会的大力支持。

Georges Gielen教授向大家分享了运用先进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技术实现模拟集成电路自动设计与布局的巨大潜力。Georges Gielen教授团队将基于模型的策略优化(MBPO) 与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TD3) 算法相结合,形成MBTD3算法;针对复杂电路(如多子模块电路),提出多智能体扩展的MA-MBTD3算法。相较于传统TD3算法,Georges Gielen教授团队在两个运放电路(两级运放、折叠共源共栅运放)和一个复杂数据接收器电路上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MA-MBTD3和在更少的仿真和更短的时间内达到更优的FoM(品质因数)和更低的功耗/面积。这表明人工智能模型在高维、耗时昂贵的优化问题中具有显著优势,尤其适合复杂模拟电路设计,为基于强化学习的模拟电路自动化设计提供了更高效、可扩展的新途径。

最后,Georges Gielen教授提出了基于大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 LLM)的模拟集成电路设计畅想。Georges Gielen教授指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与机器学习算法的进一步发展,在未来设计者们可以通过python编写命令甚至是求助Deepseek即可完成模拟集成电路的设计。通过此次讲坛,同学们对模拟集成电路的自动化设计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并进一步对模拟集成电路设计方向的未来有了新的期盼。



杰出讲师计划(IEEE Distinguished Lecturer Program)是IEEE学术和教育的重要部分,该计划邀请领域内知名专家到IEEE协会分会和区域研讨会上作学术报告。杰出讲师通常任期两年,他们知识渊博,也是出色的演讲者。他们的报告题目涵盖当前芯片设计相关的研究热点,包括前沿技术发展方向、新存储器、无线通讯技术、高性能模块电路和系统设计、高能效低功耗设计等。
相关链接:
https://sscs.ieee.org/education/distinguished-lecturer-program/distinguished-lecturer-roster/

Georges Gielen教授是比利时鲁汶大学电气工程系ESAT-MICAS实验室的全职教授和欧洲微电子中心(IMEC)兼职研究主任。他分别于1986年和1990年获得鲁汶大学的电气工程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1993年在鲁汶大学任教至今,2013年8月至2017年7月担任负责科学、工程和技术学部的副校长,2018年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斯坦福大学客座教授,2020年至2024年在鲁汶大学担任电气工程系主任。Georges Gielen教授自2002年起成为IEEE Fellow,并当选比利时弗拉芒皇家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院士及欧洲科学院院士。他于1997年荣获比利时皇家科学与文学院工程学科奖,2015年获得IEEE电路与系统学会Mac Van Valkenburg奖,2020年获得IEEE电路与系统学会Charles Desoer奖,2021年更荣膺EDAA杰出成就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