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云南承文脉,重走校史续新章丨中山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开展港澳台学生专项教育活动

      彩云之南,孕育着赤红的记忆与青春的脉动,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不屈的火种。2025年10月18日至19日,中山大学集成电路学院赴云南昆明、澄江等地开展港澳台专项教育活动,本次活动由学院党委副书记李锦华带队,港澳台学生代表及内地师生代表参与本次活动。

 

      在为期两天的活动中,学院一行探访中山大学办学旧址,感悟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精神丰碑,并与云南大学信息学院的师生们相互交流。此行,不仅是追溯一段历史,更是从历史中汲取力量,书写新时代港澳台青年的爱国篇章。

 

 

 

      10月18日上午,学院一行来到中山大学西迁澄江办学纪念苑。该纪念苑坐落于云南省澄江市凤山公园。为纪念抗日战争时期于滇南山城澄江那段烽火岁月中的守望相助,中山大学在云南校友捐资支持下建造了该纪念苑,以铭记战火纷飞中的峥嵘过往。

 

 

      驻足于碑石前,透过一幅幅栩栩如生的雕刻,眺望战争年代不屈的办学历史;在时任校长许崇清满怀深情的《告别澂江民众书》中体会中大师生与澄江民众交融与共的可贵情谊。通过参观纪念苑,同学们对老中大人的筚路蓝缕有了具象化的认识。

 

 

 

 

      结束上一行程后,学院一行驱车前往中山大学澄江办学纪念馆。该纪念馆位于澄江县东龙潭层青阁。中山大学西迁澄江期间,理学院曾于此地办学。2006年8月,澄江县委、县政府与中山大学研究决定,把层青阁作为“中山大学澄江办学纪念馆”,并在门前立碑。

 

 

      走进这座二层小楼,映入眼帘的是满屋的老照片、老物件,以及一段段封存在展品中的鲜活的历史。通过阅读纪念馆内史料,同学们了解到:在为期一年多的办学过程中,中大师生都以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为重,抱着艰苦奋斗、抗战必胜的信念,于教学和科研中取得一系列成果,对于当地发展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

 

 

 

 

      10月18日下午,学院一行到访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博物馆。步入展厅,庄严肃穆的气氛瞬间笼罩了在场师生。缓缓走过展陈长廊,目光所及,是泛黄的老照片、复原的茅草屋校舍模型,以及记录着师生漫长迁徙路的斑驳地图。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条件下,西南联大师生们仍坚持教学与研究,创造了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

 

 

      “刚毅坚卓”的联大精神,与中大“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在此刻交相辉映。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学术的追求与报国的理想从来密不可分;作为新时代的芯青年,我们必将传承这份于逆境中奋起、为家国而读书的宝贵精神财富。

 

 

 

 

 

      10月18日晚,学院一行到访云南大学信息学院。双方召开座谈会,就教务教学、学工建设等内容开展交流。云南大学信息学院党委副书记谭明川、中山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党委副书记李锦华及双方师生代表参会。

 

 

      座谈会伊始,谭明川副书记向调研团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电子信息技术是国家战略布局的重中之重,而集成电路是电子信息技术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柱;他希望在未来能与我院建立更为深入的交流与合作,促进跨地域学科共建。

 

 

      随后,李锦华副书记为大家介绍了中山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的发展概况,并重点介绍了学院的学工建设情况,展示了我院通过创“芯”科技文化节、迳口社区校地共建等项目所取得的一系列人才培养成果。

 

      

 

      在交流环节,双方师生畅所欲言,就职业规划发展、团学工作、升学就业等多个话题展开热切讨论,共享了许多工作上的先进经验,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双方交换伴手礼。全体参会师生合影,座谈会圆满结束。

 

 

 

 

      10月19日上午,学院一行前往云南省博物馆开展调研。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它荟萃了云南自史前文明至近现代的珍贵典藏。从神秘的古滇国青铜文化到茶马古道的悠悠蹄声,从南诏大理国的佛教艺术到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丰富的馆藏让大家应接不暇,亲身体会到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的震撼。

 

 

      本次调研不仅拓展了同学们知识的边界,更让大家直观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绚丽多彩,激发出从深厚历史底蕴中汲取智慧、迈向未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与云南大学师生的座谈,是思想的碰撞与智慧的融合。我们畅谈专业发展、分享校园生活,虽来自不同地域,却因共同的目标而紧密相连。这次交流让我看到了更广阔的发展图景,也坚定了我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决心。

 

 

      踏上云南这片赤土,追寻中大西迁的足迹,于我是一次深刻的寻根。在澄江的纪念苑与纪念馆,我触摸到了那段烽火中坚持办学的历史。这让我真切体会到,我们港澳台学子与内地同胞血脉相连,共同拥有着这份厚重而珍贵的家国记忆。

 

 

 

      时光虽短,收获盈囊。本次活动不仅是一堂生动的校史课,更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它让我们将个人成长的轨迹,融入了国家与民族发展的宏大叙事之中。我们坚信,历史的回响将化为前行的力量,时代的责任已落在青年的肩上。 作为中山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的一员,我们将铭记这份“寻根”的感动,锤炼本领,砥砺前行,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贡献属于自己的青春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