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青年丨集成电路学院学子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作品展示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响应中山大学团委开展2024年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我院青马学堂暨“芯”青年成长训练营的学员们回到家乡,在家乡所在社区、乡镇,围绕地方和基层工作需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引领广大学生通过实践了解国情、感知社会、热爱家乡、服务群众,为家乡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展现青年担当。

 

 盛会凝聚共识,使命催人奋进。中大集电学子在祖国各地深入实践,以青春之我积极作为,以昂扬奋斗姿态发出青年声音,展示青春力量。在此次活动中,学员们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心灵感应时代脉搏,以文字、摄影、视频等多种形式记录家乡发展变化,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用实际行动证明着自己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的决心。以下为代表作品展示。

 

 

从农房看到的乡村生活

 

汪梁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2023级本科生袁轩怡:

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实践是青年学子服务社会的最好途径。本次实践活动结合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我调研了当地历史文化、发展变迁和时代巨变,以理论学习护航生动实践,以实践经历涵养理论根基。红色教育和劳动教育社会实践,可以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这次实践活动使我更加坚定了攻关核心技术的信念,立志解决国家网络安全、芯片自主创新中的“卡脖子”问题,实现我国高端科技的自立自强,用科技进步引领国家发展,推动民族振兴!

 

 

深入基层,拥抱家乡

 

石塘村“万福迎春”公益活动

 

2023级本科生官昱辉:

在为期一个月的寒假社会实践经历中,我受益匪浅。从合作办公中我积累了公共办公经验;多次参与基层活动,我与居民们共享了新春的喜悦;积极参与活动的拍摄报道,我的摄影技术有极大提升,也了解了官方正式的图文风格。经过本次“返家乡”社会实践,我深切感受到了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不易和重要性,感受到了基层工作岗位的责任感,接触到许多课本以外的知识,在人际交往方面也多了几分从容和自信。同时只有在实践中充实理论知识,厚植家国情怀,才能更好提升个人综合素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在不懈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用实际行动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历史中探索村落的秘密

 

凤凰镇田园风光

 

2021级本科生曾一鸣:

在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对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凤凰镇下埔村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规划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同时,本此活动使我的社会实践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些工作让我倍感充实,也让我学到了许多课堂上学习不到的知识,让我逐步打开了视野,为以后步入社会打下了基础。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不忘家乡,心系故土。在未来,我愿携信仰砥砺前行,与时代同频共振,把对家乡的热爱化作奋斗的动力,不断增强服务人民、回报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实际行动为家乡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世纪回声聚校友,山高水远诉真情

 

校友访谈活动剪影

 

2022级本科生关添馨:

校友访谈拉近了在校学生与校友之间的关系,维系了精神纽带。在与他们的沟通交流中,我深刻体会到,无论身处何地,坚持和努力永远是关键。此外,校友们分享的经验,激励我们要勇往直前,不畏困难,为我们指引前行方向。

 

2023级本科生陈虹霖:

通过参与“世纪中大,山高水长”校友访谈活动,我深刻体会到校友与母校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校友们不仅分享了他们在中山大学的美好回忆,还就职业发展、学术成就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见解和建议。这些交流不仅增进了校友之间的联系,也为母校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我被校友们的真诚分享所感动,同时也为能成为中大的一员而感到自豪。这次活动让我更加坚信,无论我们身处何方,中大的精神和价值观将永远指引我们前行。

 

 

结语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一直以来,我院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时代之花。青马学堂暨“芯”青年成长训练营的学员们用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在服务家乡、服务人民中学思践悟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家乡建设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