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集成电路学院顺利举行第三期“芯”青年专题读书会

 

活动概述

 

 

为促进知识的交流和分享,激发同学们对阅读和学习的兴趣,以及促进同学之间思想和见解的交流,6月6日,集成电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近期在广州校区南校园第一教学楼1304成功开展第三期“芯”青年专题读书会。本次读书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专职辅导员朱云助理教授主持,2023级本科生参加。

 

朱云助理教授在读书会上强调,读书不仅是一种娱乐,更是一种修养,一种提升自我的方式,希望通过本次读书会,同学们能够拓展视野,增长知识,感受不同的世界和思维方式。随后朱云助理教授邀请同学们上台,分享自己在本学期阅读的印象最深刻的一本书籍。同学们积极参与,踊跃上台,为大家展示自己喜爱的书籍。同学们倾听着彼此的分享和见解,互相启发。同时,同学们还应朱云助理教授的建议,分享了本学期开展的课外运动情况。

朱云助理教授主持

同学们认真倾听

 

 

同学分享

 

 

黄畅:

      我分享的是我最近在阅读的一本书是《心的重建》,在最近我处于生命中比较低落的时期所阅读的一本书,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关于失去与拥有的探讨,在失去爱情、婚姻变故、亲人离世、爱宠失去等方面的事情之后,心的重建尤为重要。我们在生活中会被迫产生很多因没有准备好放下就失去的混乱而产生的情感,感受这些情感是治愈的第一步。就像有的时候一生只能碰到这么一个人,在某种情景下,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但这是不可逆转的了,回忆的时候固然艰苦,但我们首先需要接受失落的真实性,承认自己的失落,而且承认它的不可逆转,这很困难,也很必要。允许自己感受与经历它。在生命这场大电影中,你是中场插进来的,也会在中场离开,你所爱的人跟你一样。但是爱,永恒不灭,灵魂,也永恒不灭。

 

黄凯:

      《星火燎原》是一部记录中国革命历程的珍贵文献,它用生动的笔触和真实的记录,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从艰苦卓绝的斗争中走向胜利的光辉历程。阅读《星火燎原》,我深受启发。书中不仅详细描述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还深刻剖析了他们的精神品质和理想信念。在艰难困苦的革命道路上,他们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斗志,点燃了一星星火种,最终汇聚成燎原之势,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胜利。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革命胜利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同时,我也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更加坚定地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是一部革命历史的见证,更是一份精神的财富和激励。

 

耿雯绮:

      《摆渡人》这本书讲述了15岁的单亲女孩迪伦在去看望父亲的火车上发生车祸来到一片荒原,遇到一摆渡人个男孩崔斯坦。迪伦与崔斯坦一起穿越荒原,相互扶持、相互吸引。他们历经干难万险最终回到火车上,迪伦活了过来。在读这本书时我是把它当做小说来看的,但是看着主人公们一路的经历我还是有所感想,人的成长过程非一人之力可行,我们总是需要一些人,一些事来刺激我们,换言之,能使我们成长,完成心灵的一次升华,就如文中的女主人与他的摆渡者一样,从怀疑,不信任到打开心扉,从接受残酷的死亡事实到战胜可怕孤寂阴深的荒原再到最后仅凭一人之力重回荒原勇敢地寻找自己的摆渡人。

 

  

  

 

 

活动总结

 

 

      本次读书会是一次宝贵的学习经历,同学们都积极参与,热情投入,大家都表示收获良多。朱云助理教授最后表示,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同学们能够继续保持对文学的热爱与追求,共同探索更多未知的领域。除此以外,朱云助理教授还鼓励大家加强锻炼、全面发展,丰富精神世界的同时加强身体素质。同学们都表示非常期待在下一次读书会上再次相聚,共同分享阅读的喜悦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