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历史记忆 赓续文脉传承丨集成电路学院师生前往柏园开展主题团日活动
青马研学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贺信精神,深化“芯”青年成长训练营暨青马学堂学员对校史校情了解,激励青年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强化使命担当,4月1日上午,集成电路学院师生前往广州柏园开展“寻根历史记忆 赓续文脉传承”主题团日活动。集成电路学院党委书记张尚武、党委副书记李锦华、辅导员何琛以及全体2024级“芯”青年成长训练营暨青马学堂学员参与活动。

聆听历史
活动伊始,师生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柏园外景。讲解员为师生们详细介绍了柏园的建筑风格与历史背景,并解读其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随后,讲解员带领师生们来到柏园一楼,为大家介绍柏园的历史沿革与活化利用。同时,讲解员介绍了柏园现存的历史文物,展示柏园的文化底蕴。
紧接着,讲解员带领师生们参观位于柏园二楼的史语所史料展览馆,详细介绍了史语所与中山大学的历史渊源。展览馆分为三部分:“无中生有的志业——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创办” “动手动脚找东西——历史语言研究所初创时期的研究工作”和“如将不尽 与古为新——历史语言研究所旧址(柏园)的保护利用”,详细展示了史语所的创办历史,以及与中山大学在敦煌研究、考古学、民族学等领域的共同成果。史语所成立之初到如今,始终与中山大学的学术发展紧密绑定。柏园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中大人坚守赓续文脉之行的见证者。师生们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在柏园的一砖一瓦间,探寻中大人文精神与柏园的交汇印记。
最后,全体师生合影留念。本次活动圆满结束。

学子感悟
2024年本科生马牧野
此次参观柏园给予了我深刻的体会。展厅中,傅斯年手书的“此虽旧域,其命维新”令我感慨万千。过往百年,柏园作为史语所,记录了大师们惊艳才绝的风姿:赵元任深入粤地,采风乡音,梁思永亲赴殷墟,发掘三叠。而如今,柏园则下沉至社区,开设公共文化空间,吸引着众多读者。大师们的身影飘飘而逝,却留下了此地的朗朗书声。柏园历经百年时光,新老一辈在此逐渐赓续,文化事业也在此间传承。
2024年本科生张国炜
这次的参观柏园活动令人收获满满。有着高专业素养的志愿者十分热情地接待我们,向我们娓娓道来柏园别具匠心的艺术美和底蕴深厚的历史美。柏园的历史亦是中国语史学的历史,这是奋斗的历史,更是开拓的历史。让我惊喜的是,其中众多的学者与中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向砥砺前行的学者致敬的同时,也加深了对学校的了解和自豪。
2024年本科生李明鲜
广州柏园是中国共产党历史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曾是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的一部分,承载着中国革命的重要历史记忆。这次参观柏园让我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斗争的艰辛历程,园内的史料展览、生动的历史场景再现,使我更加理解党的初心和使命。这次参观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顾,更让我思考如何将红色精神融入新时代的学习与实践,以更坚定的信念投入未来的科技创新事业。